一年將盡,家人團聚圍爐的機會相形增加,如果家族中一員已經罹患牙周病,很可能藉由同桌飲食間傳染開來。許多人也許不知道,罹患牙周病僅有30%與遺傳體質有關,其他還可能藉由唾液傳染上身,2000年在美國一場口腔醫學會研討會中,已獲得多位學者實驗證實,父母、子女或配偶間經由唾液傳播的媒介,的確可能因此染上牙周病。
家庭成員中的長者如果罹患嚴重牙周病,其他成員也成為高危險群。牙醫師呂睿庭表示,牙周病不是老年人專利,這個觀念已漸漸廣為人所知,因此,不僅是成年人或者是孩子都可能罹患牙周病,建議牙周病患的其他家中成員應該抽空向牙醫師報到檢驗,若不慎染上牙周病才能儘速治療。
不過少量的唾液並不會直接造成牙周病互相傳染,牙周疾病的成因通常是因細菌長久堆積在牙齒與牙齦接縫處,最終侵犯牙周組織引起牙肉、牙周韌帶或牙齒周圍的齒槽骨紅腫發炎,當中包括是否長期口腔衛生習慣不佳、交叉感染時間長短、個人免疫力良好與否有關,也可能因齒列不整、過密,或是唾液分泌量的質量等影響,因此,如果平日相當注重口腔衛生保健的一般人不需過分擔憂。
werr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牙周病是一種口腔內慢性細菌感染造成的疾病,醫學已經證實人類本身的疾病也會影響到人類對於牙周病菌的抵抗能力。台大醫院過去一份長期流行病學的研究報告指出,糖尿病患者因為末梢血管神經比較遲鈍,導致血液循環不佳,因此容易伴隨嚴重的牙周病發生,罹患機率是一般人的三倍,換言之,如何不讓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病益加嚴重,糖尿病與牙周病必須同時治療,才能相輔相成,讓病情獲得良好的控制。
許多臨床與流行病學證實糖尿病患者容易罹患重度牙周病,但糖尿病在加重牙周病況的制病機轉為何,至今尚未釐清。WCLI雷射醫學會專科醫師呂睿庭表示,目前已知糖尿病患本身免疫力降低,加上溶解牙周組織的溶膠原蛋白酵素活性增多,是導致糖尿病患者罹患牙周病增加與病情惡化的關鍵因素。
糖尿病與牙周病之間的病情有互相牽動的微妙關係,糖尿病患者因為口腔內口水分泌少,相對之下容易產生蛀牙問題,易產生牙菌斑堆積,如果糖尿病患血糖控制不佳,全身疾病的併發症愈多時,因為高血糖引起免疫體質的潛伏性影響,也會影響到牙周病的嚴重程度,包括白血球功能降低、膠原蛋白功能代謝異常、末梢神經不敏感,以及傷口復原力降低,往往會引發糖尿性牙周炎、糖尿性牙齦炎、蛀牙、口乾舌燥症以及口腔內膜念珠菌的黴菌感染,萬萬不可大意。
國內外研究發現,糖尿病會釋出腫瘤壞死細胞,因而降低胰島素的作用,導致血糖增高,產生末梢神經血循功能差、供氧不足,加上溶解牙周組織酵素過度活躍,血管壁增厚而出現代謝障礙,養分不易送到牙周部位,因此口腔抵抗細菌的能力更降低,牙周問題也容易惡化。WCLI雷射醫學會專科醫師呂睿庭表示,糖尿病患者已罹患嚴重牙周病時,必須同步控制血糖及治療牙周病,才是雙管齊下控制病情的最好方式。
werr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牙周病會不會二度感染上身?其實三成靠醫師,七成要靠自己。現在還沒有牙周病的人,千萬不要以為事不關己,若是牙周病已經上身,除了遵照醫囑,治療完畢後更要採取高規格的口腔衛生保健,並且戒檳榔及香菸,否則牙周病還是會再復發。一旦牙周病復發,就還需再醫治。
很多過去罹患過牙周病的患者,不論是採用傳統治療或雷射無痛治療,最後卻都因為牙周病又上身來求醫診治。牙醫師呂睿庭表示,牙周病與口腔衛生習慣息息相關,如果牙周病治療完畢後,潔牙的習慣還是沒做好,很容易會再度引發牙周病,短則3至5年發作,長達10年都有可能,而且齒牙動搖的情況可能比第一次更糟糕。
罹患牙周病的成因通常有三種,第一,因為本身免疫系統不佳,口腔內孳生病菌的機率大大提高,經年累月之下,牙結石就容易覆蓋牙齒表面,嚴重時甚至侵蝕牙床骨,等到牙齒動搖時,多半為時已晚。這類患者多半是因為口腔清潔不恰當,導致牙菌斑不斷堆積在牙齒表面,最後才釀成牙周病,要避免的最好方法,就是在進食完畢後5至10分鐘,趕緊刷牙,立即清除殘留在牙齒的牙菌斑。
werr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師,這裡是用雷射治療牙周病嗎?」愈來愈多患者會在治療前先小心詢問。尤其近幾年來,牙醫師開始將雷射運用在治療牙周病上,強調不像傳統手術後容易紅腫、流血、疼痛,甚至「不需開刀」的訴求,吸引不少害怕疼痛的消費者,但雷射真的能取代傳統手術成為正統療法?不少專業醫師仍持保留態度。
坊間常可看到不少雷射運用於牙周病治療的宣傳手法,令人眼花撩亂,WCLI雷射專科醫師呂睿庭表示,臨床上發現雷射治療不但可以滅菌,還具有活化牙周組織自癒與再造能力,對於牙周病的治療領域確實是一大變革,但這不代表傳統手術可因此退位,相反地,若巧妙的運用傳統手術與雷射治療的複合式療法,牙周病治療的預後效果會較佳。
雷射應用在牙周病的治療,主要是利用光束能量產生高溫,清除壞死組織並同時滅菌,若與傳統手術相比較,雷射治療對於傷口具有滅菌、縫合傷口與止血的功效,讓患者在牙周病的治療上能更舒適,減少術後疼痛、並加速傷口復原力。雷射治療的優勢可說是低疼痛滅菌、減低菌血症的可能性,對於治療牙齦炎有不錯的效果,但對於中重度的牙周病患者,雷射治療是標準治療程序,若僅單純運用雷射治療,就會有滅菌不完全之慮,相對地,二度感染牙周病的機率亦大為提高,所以必須配合傳統開刀模式,運用雷射刀所激發的水刀將牙齦組織以低疼痛方式做切割,再運用雷射滅菌率高的效果進入牙齦深層做滅菌療程,牙根的牙結石因牙齦已被雷射切開,醫師則可以運用低疼痛的石英震盪器作牙結石的深層磁振去除牙結石,再運用雷射與傳統開刀縫合模式交互運用,如此,傳統醫療效果也達成,新式的雷射醫療優勢也達到。
werr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師我治好牙周病才2年,為什麼我又覺得牙齒流血又不舒服了』臨床上發現不少病患在牙周病治療完畢後因疑惑而換醫師重做牙周病治療,殊不知牙周病治療完畢後必須更嚴格執行口腔衛生清潔的工作,以避免二度感染的機率大增。
口腔內的牙齦與齒槽骨的角色猶如大廈的地基,牙齒就像是大廈的主結構,而牙周病就好比地基出了問題,即便大廈表面主體完好,當地基的結構卻一點一點流失,最終可能因此崩塌坍圮。ICOI植牙專科醫師呂睿庭表示,牙周病引發的成因,主要是因為口腔衛生清潔未做好或方式錯誤,以致每天吃完食物後在口腔中逐漸累積的細菌,日積月累附著於牙齒周圍,從細菌侵入牙齦開始,進而延伸牙齒周邊的骨頭被蛀蝕,因此,愈早發現、及早治療,亦能及早控制牙周病況。一般使用傳統牙周治療過後的患者因不想再花長時間醫療與希望降低疼痛度,雷射牙周滅菌率高、病因雷射有生物刺激度,可促進骨頭再生,但須相當有經驗的醫師做療程,一但醫師治療完成,隨之而來的就是口腔環漸保養的重要了!如何做好口腔保養?除了醫師的教導外不外乎考驗患者的耐心。
werr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牙周病就像沉默的殺手,初期也許不痛不癢,等到牙齒鬆動掉落,才讓人驚覺「代誌」大條了。這就在於許多人初患牙周病渾然不知,在經過口腔內慢性的細菌感染後形成牙菌斑,加上具有從一顆蔓延到其他顆的傳染力,如果沒有警覺性,最終可能整口好牙都遭殃,若不想有天喪失享受食物美味的樂趣,提早積極治療牙周病才是正確的作法。
一位患有糖尿病史的7旬老翁,7、8年前因為要治療牙周病,做了傳統翻瓣開刀手術,術後因為癒合能力不佳,結果傷口好幾個月都好不了,因此一直吃消炎、止痛藥以緩解症狀,但牙周病並未完全治療好之下,老翁仍感不舒服、牙齒也開始掉,因為害怕開刀疼痛與傷口無法癒合的問題而不敢再手術開刀,開始尋求民間偏方,甚至異想天開用鹽巴洗牙殺菌,嚴重到掉了10幾顆牙,直至最後進行傳統開刀手術輔以雷射牙周低疼痛高癒合力治療後,留住了僅剩的10顆牙可用,但是牙醫師認為如果因害怕再延誤治療,很可能就連僅剩的牙齒治癒的機會都沒有。
植牙前,牙周病必須先徹底治療,才不會發炎擴散傳染,也才能避免裝上植體後產生植體牙周炎引發植牙失敗;但因傳統牙周治療過程,容易產生較大的傷口,術後癒合期長,常讓許多患者心生畏懼,牙醫師呂睿庭表示,雷射牙周治療是個不錯的選擇,不僅治療傷口小,同時又具有滅菌、止血及縫合三合一的功效,治療過程中再採用從自體萃取出來的纖維蛋白PRF(俗稱止血三秒膠),將其直接塗敷在傷口上,更能加快癒合及止血速度,更大大縮短了牙周病全口療程的時間。
werr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刷牙刷得乾淨嗎?可別得了牙週病!一項針對一千多名網友所進行的調查便發現,六成網友一天只刷一次牙,而且刷牙時間不超過一分鐘,牙醫警告,國內成人有八到九成患有牙周病,主要是「牙縫」沒有確實清潔而造成。
該項針對口腔保健的調查便發現,六成的網友一天只刷「一次」牙,而且刷牙時間不超過一分鐘,有些人刷牙時間是看心情,有人早上刷,有人只在睡前刷,值得注意的是,有七成的人刷牙時,只刷牙齒,卻不管牙齦、舌苔。
嘉義地區日前就有一名30歲男子,因為牙周病細菌竄腦,結果引起腦膜炎,最後竟然惡化成腦膿瘍,必須開刀治療,口腔不衛生,可能會成為健康的隱形殺手。
werr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口潔白整齊的牙齒,是提升自信、改善人際關係,及達成業績的新一代指標。近年來,牙科美容技術漸漸發達,即使牙齒天生排列不整齊,或因食物和藥物造成牙齒變黃、齒列不整、咬合不正、暴牙、扈斗等牙齒問題,憑藉現今先進技術,要擁有潔白整齊的美齒絕非難事。
其中瓷牙矯正技術是依患者的牙床骨、牙齦、齒型做規劃,利用瓷質牙套硬度高、透明光度強、色澤自然、仿真度高等特性,配合患者臉型及齒質磨製不同比例的齒型,將牙齒調整到最佳的微笑曲線,對於相當重視外觀及生活便利的人,也算是多一種牙齒矯正的新選擇。
不過任何美白或牙齒美容整形,其實都需要適當維護,效果才能持久,而且牙齒美容畢竟還是醫療範圍,其前提必定是咬合重建,假如只有美感而忽略健康,就失去醫療的原意。
werr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多人都有嚴重缺牙問題,缺牙不只影響美觀、進食、咀嚼,連講話都會受到影響,嚴重者甚至會導致牙齦萎縮,增加日後治療的困難。缺牙靠植牙解救,但是很多民眾面對植牙手術都有恐懼感,因為怕痛、怕開刀而不敢嘗試。
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7年統計,台灣12歲以上的人口中,47%有缺牙問題,平均缺牙顆數達到5.6顆;而65歲以上的民眾缺牙顆數更高達14.8顆,在植牙技術出現之前,只能仰賴傳統假牙,不僅容易鬆脫,咀嚼食物更是不便。
牙醫師呂睿庭表示,隨著牙科技術和材質不斷進步,新式微創無痛雷射快速植牙技術,不需傳統採切開牙齦方式植牙,可以採取即拔即種的治療,拔牙當天立即植牙,在二個月後便可裝假牙,相較一般傳統植牙需耗時半年快速許多。
werr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隨著植牙技術愈來愈進步,許多牙齒不好、缺牙者能藉由植牙再度重拾美味。不過,植牙前很重要的一課是必須先治療好牙周病,才不會衍生植牙後出現嚴重口臭、牙肉紅腫發炎,甚至牙體脫落下滑的現象。
以往傳統治療過程,多半是先將牙周病治療完畢,約3個月至半年後再進行植牙,過程費時又繁複,台灣牙醫植體醫學會專科醫師呂睿庭表示:現在科技與技術已有突破與改良,牙醫師將傳統手術配合無痛水光雷射輔以石英震盪三合一模式進行牙周病治療;想要植牙的患者如不屬於重度牙周病患者,甚至可以將牙周治療與雷射同時合併進行,最快約15至25分鐘就能完成一顆牙的牙周治療兼植牙,對於許多國外暫時返國的民眾,無疑是一項福音,但是建議植牙後停留2週以便進行術後追蹤。
植牙就像蓋房子,基地先打好才能確保房子堅固不搖,傳統植牙使用手術刀翻瓣縫合,產生不少痛楚,現在利用高科技水刀雷射,麻醉、滅菌、治療一次完成,以雷射刀進行切割後直接縫合,不僅傷口小、癒合快速,幾乎無血,不致引發菌血症,就連高血壓、糖尿病及心臟病患者也不用擔心產生風險。
werr5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